中考已经结束,但这一仗留下的余震久久难以平歇。
小编将逐一复盘16区2022中考,解析各区中考格局,能力有限,希望借以有限的数据,尽力为下一届中考生提供一些参考。
今天,目光投向青浦。青浦历史悠久。7000年前已经成陆,6000年前已有先民居住,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、繁衍生息,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。
青浦近些年在上海教育界的存在感挺高,但这要得益于青浦在小初两大学段的努力,又是引进兰生复旦分校,又是引进世外、平和、复旦附中的优质资源,一派热闹。
但,热闹是弟弟妹妹们的,高中段仍略显“寂寥“,除了几年前落地的复附青分,之后就没有什么大动作了。即便如此,青浦仍是少有的高考优秀郊区,不只依靠单纯的县中模式,我们更要看到青浦教育者背后的用心。
2022中考复盘:青浦
1.青浦初高教育资源盘点
青浦3所市重,1所区重,2所公办普高,2所民办普高。
老规矩,先看市重点。青浦以前是青中独大,后来复附青分的到来,毫无悬念的超过青中成为了青浦高中一哥。青分是复附系首所“书院式”分校,也是学生赞美度最高的高中之一,整体氛围在四校系中属于偏自由风。
青分2015年开始招生,2018年才有第一届毕业生,有人觉得青分去年高考表现不够好,不如部分八大, 其原因也有几点:
1.复附青分虽然招的是青浦头部生源,但和徐浦闵的头部高中比,生源方面仍不够顶尖。
2.青分继承了复附系教学风格,整体氛围比较自由,虽然这种风格赢得了学生的喜爱,但某种程度上也牺牲了学校的高考潜能。
但是青分仍是复附系被寄予厚望的小弟,今年23人录取复旦。
青分之后是原区属老大青浦高级中学,青中和金中类似,郊区首高的地位。以前青中成绩要更好点,毕竟生源没有被青分吸走。说到这,大家可能感觉到青浦市重格局和另一个区很像:嘉定。是的,两者都属于空降一所四分,本土老牌大哥的生源就被抢走。只能说有得必有失。
青浦最后一所市重点朱家角中学,近年表现肉眼可见的优于早些年。学校位于松江大学城附近,不少毕业生会选择上贸、立信等校。
青浦区重少的可怜,只有一所:青浦一中。一中在孜孜不倦的申请特色高中,主打“生态素养的培育” (水生态),应了青浦因水而生、傍水而起、依水而兴的历史发展,也算独树一帜了。
再看普高。首先是东湖中学,就是普通高中。
着重注意青浦二中,它好就好在学校艺考生的高考成绩很不错,这也一定程度为青浦的高考成绩添了把火。
民办方面,宋庆龄学校的录取难度和学费都是考验家庭实力的因素,主打体制外。协和双语也是体制外。
总体看,青浦高考超越部分市区有几点原因:
1.沿用县中模式。
2.随着新上海人不断选择安家郊区,生源方面确实在变好。
3.青浦教育者没有躺平。
新政下,青浦头部生源一方面多了更多冲外区好校和本区青分、青中的机会,但由于好学校到青浦的区名额十分有限,到区竞争激烈程度很高。
【初中资源】
据悉,五浦汇2022届140余名中考生:四校14人,四校分校及八大80余人,市重点120余人,市重率85.7%左右。
2.青浦2022中招计划
【中招计划总表】
1、自招144 ;到区186 ;到校528 ;统招1469 ,中招计划总计2327。
2、青二中考收分线低且艺考生表现优秀。
【名额分配到校】
1、到校总计划:528。其中区属524,四校4。2、到校计划最多公办初中:青浦实验。
【名额分配到区】
1、四校单校到区计划Top1:华二6。2、四校到区计划:19。
再看含金量:青浦四校八大到区计划少,含金量仅高于崇明。
区属市重分配详情如下:
3.青浦中招分数线
【到区分数线】



【统招分数线】
1、青浦市重点均分全市第14。
2、青浦区重均分全市第6,只有一所区重:青浦一中。
【青浦四档高中最高最低分】

【同分高中对比】

写在最后
作为郊区,能集齐等众多顶尖教育资源,实属可贵。此外,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,伴随着大虹桥的开发,青浦各方面都在变好。不过青浦仍需加强公办初中学段的教育,从底部开始强化生源,提高头部生源质量。
另外,青浦高中梯度不如教育强区那么完整,外区市重点的名额分配到区计划多少弥补了这点,青浦娃有了更多选择。
但由于这部分计划实在有限,平均每所重点投放到青浦的名额只有位数,加上青浦民办强势,更加剧了名额分配到区的竞争。
对于青浦娃,关于到区志愿,合适的选择会带来极大收益,不当选择可能会损失良机。
(图文来自网络,侵权删)
